名师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名师风采 > 正文

行业专家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4-10-01 浏览次数:

长白山学者——陈志国


陈志国,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交通运输部“季节性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路面工程方向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人才”、“最美吉林交通人”、 “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以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分会理事、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吉林和河北两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兼职教授及校外导师、吉林交通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交通厅技术委员会委员、《石油沥青》杂志编委以及《吉林交通科技》杂志副主编。

参加工作30多年以来,一直围绕季冻区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攻关,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总经费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最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路基路面抗冻技术、路面结构及新材料研发、公路病害防治及测试仪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填料型火山灰改性剂、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产品以及红外光谱快速检测识别沥青新技术等项目成果在吉林省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中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季冻区公路交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5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科技奖励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授权国家知识产权1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EI及SCI检索3篇;撰写专著2部。编写完成了交通行业第一部抗冻标准《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吉林省地方标准共10部,对于季冻地区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长白山技能名师——胡雪峰


胡雪峰,吉林省公路管理局,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兼任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水利部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吉林勘察设计》期刊编委会委员等职务。

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一届工程勘察设计青年大师”,2012年被评为吉林省第十二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11年聘为中国公路学会第四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2005年3月至8月参加了交通部组织的第五期公路桥梁建设与管理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赴美培训班。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公路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已成为我省交通行业的学术带头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2008年被任命为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主持完成了我省多条高速公路的可研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累计里程2500多公里。所主持的项目获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吉林省建设厅省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针对勘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厅级科技攻关项目,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主编了《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指南》,参与编写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设计规范》。先后在国家或省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结合宁江松花江特大桥设计撰写《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部分斜拉桥索鞍抗裂性分析》论文,结合《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降低公路建设成本的研究》课题撰写《立体像对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论文。




长白山技能名师——刘贤辉


刘贤辉,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道路桥梁的勘察设计和科研工作,在工作中能够积极探索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方案,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的使用品质。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技术上曾先后担任过多个项目设计负责人,参加和主持完成了数十条国省干线公路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具有主持重大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和独立承担重要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所率领的团队完成高速公路勘察里程一千多公里,年创经济效益由原来的百万元达到目前的近亿元。完成的项目多数获得了省、部及国家级奖励。现任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职务。

在工作中非常重视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关注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主持研究的科研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和参与了《公路CAD FOR WINDOWS》、《公路工程三维测设方法的应用研究》、《公路路基不良填筑用土改善及施工技术的研究》、《车载移动扫描技术在道路改建中的应用研究》、《便携式路基土石方激光扫描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五女峰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安全与运营防灾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基于GIS—BIM—物联网复杂岩石工程灾害预警关键技术》、《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应用研究》、《隧道阻燃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指南》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省部级学术期刊。

作为水利部专家参加了多个项目的水土保持项目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查;作为专家参加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公路路线设计研讨会》和新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细则》编制大纲及送审稿的审查。负责编制了《吉林省高速公路房建工程标准化勘察设计技术指南》。目前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监理专家、省建设厅专家、省交通运输厅专家。

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公路交通系统金桥奖”、“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交通运输厅优秀共产党员”、“长白山技能名师”、“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长白山技能名师——孙福申


孙福申,现任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道桥专业二级研究员,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人选”、“吉林省青年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交通运输部季冻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北华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商务部援外项目评审专家。

三十年来,担任30多项公路桥梁设计负责人,主持和参加了近20项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其中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先后在国家或省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编写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政策及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参与编写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道路复合稳定土应用技术标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滑坡防治设计细则》,主持编写吉林省地方标准《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主持完成《公路桥梁无粘结预应力砼技术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的《肇源松花江特大桥桩基承载力研究》、《龙华松花江特大桥桩基承载力综合试验研究》,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在我省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超长大直径桩基进行荷载试验和岩土模拟试验的综合研究;主持完成的交通部联合攻关课题《寒冷地区高性能沥青砼路面技术研究》,对解决寒区沥青路面高低温病害具有创造性贡献;主持完成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与对策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旨在通过科学手段,改善世界上普遍关注的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主持完成的交通部联合攻关项目《公路桥梁钻孔桩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桥梁桩基础的技术进步。





上一篇:长白山技能名师

下一篇:吉林省教学名师